影像·秦腔丨吼的是历史,听的是沧桑
2018-08-19 07:47:39
  • 0
  • 0
  • 3

影像·秦腔丨吼的是历史 ,听的是沧桑【转载网络】

延安日报 昨天



“……没来由犯王法横遭刑宪,放大声喊冤屈动地惊天……”台上,一曲秦腔《窦娥冤》唱得激越高亢;台下,数百名村民听得痴迷沉醉。这是8月9日下午富县秦腔剧团为宝塔区桥沟镇刘万家沟村村民送来文化大餐。



        富县秦腔剧团前身为富县人民剧团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红极一时。2012年,由于体制改革,富县人民剧团停办。2013年,剧团演员张改红和丈夫樊明春在市、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,自筹资金,组建成立了富县秦腔剧团,张改红当了团长。


        “我们两人都是学戏曲的,改红是西安人,尤其爱秦腔,所以就想办个秦腔剧团。”樊明春说。可是,剧团里人员、场地、设备的费用怎么办?面对困难,夫妻二人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用自己原来创办的富县鑫星艺术团所盈利的资金反过来贴补剧团,使剧团开始了艰难的运行。“虽然陕北人大都爱听爱唱民歌、信天游,但也有不少人喜欢秦腔,尤其是一些农村群众。”团长张改红告诉记者,近些年,剧团一直辗转于延安、榆林两市的乡镇村庄演出, “只为了给基层群众唱好戏”。


● 妆化得怎么样,请人再瞅瞅

        唱戏要求年年有新剧目,道具服装也要年年添新,剧团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。张改红说,为此剧团办起了戏曲培训基地,不仅免学费和食宿费,还自费请专业老师培训学员。 “我们经常编排一些新的剧目给群众唱,大家听得过瘾,也乐意学。”现在,团里的演员已发展到30多人。在剧团里,有的跟着张改红和樊明春登台演唱十多年,而有的则是半路学艺。17岁的林小媛是最近才跟着学秦腔的,由于中考失利,便被“戏迷”家长送入剧团学习。林小媛说,自己没基础,就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戏曲,一有空就跟着唱。22岁的周文静原本是一名舞蹈演员,不懂秦腔,一次在剧团演出时听到秦腔,从此便入了迷,随后加入剧团开始学习。现在,周文静已经能完整地唱上几出戏,有时还会出任新团员的“老师”。


● 为了把戏服撑起来,演员里里外外要穿好多层

        近年来,剧团先后编排了传统剧目《墙头记》、现代戏《慈母情深》、小戏《卖苹果的大嫂》等多部剧目,每年大大小小的演出可达百余场。同时,积极参加“延安过大年”戏曲公演、小戏调演等大型文艺演出,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原创剧目,深受群众喜爱。其中,音乐小品《婆婆媳妇两相好》荣获市第二届小戏调演一等奖,小戏《送羊》荣获市第五届小戏调演二等奖,小品《乡情》荣获市第六届小戏调演二等奖。


● 每次换完装都要把戏服收拾得整整齐齐

        从大舞台的绚丽灯光中走下来,走上的更多的是农村小舞台。然而,每一次下基层演出都不容易。张改红说,团里有辆大卡车,演员们的行头都是靠大卡车拉到演出地点。有一次下乡演出,因为下雨道路泥泞不堪,卡车无法到达演出地点,团里的演员不得不每人扛着十几斤重的行头,徒步前往演出地点。 “等到了地方,我们的演员一个个都成了‘落汤鸡’,让人看着心疼。”


●化完妆了,玩个“抖音”

        “这么多年,我们一直在排练、演出,再排练、再演出,就是因为群众喜欢秦腔,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。”张改红说。采访中,一个富县“戏迷”打来电话,自己的父母过70岁大寿,想让他们助助兴。“好!”张改红一口答应,放下电话便开始联系演出人员,“现在每年光是红白喜事就能演100多场呢!”在张改红和樊明春看来,观众的口碑是最大的荣誉,这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,也看到了秦腔发展的希望。


● 演出现场人山人海

        “这里唱完,我们还得回去富县演出三天,之后专心投入排练,准备参加陕西‘秦之声’栏目的秦腔比赛,力争取得好成绩。”张改红信心满满地说。

        由于时间原因,记者不能做更深入的采访拍摄,只好现场抓拍一些演员化妆、演出的画面,以飨读者,并向这些热爱秦腔艺术的人们致敬!


文/实习生 延媛 图/本报记者 刘阳

编辑/强婷婷

转载网址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4NzYwNjE2OA==&mid=2649780552&idx=5&sn=48f9a5ac7c895f4225b3c7593c0bbb3c&chksm=883207bfbf458ea9b5ec1aaab441783fd4e91a427c40b68dd158bd236299e2f7111e654dbb73&mpshare=1&scene=23&srcid=0818D7qwHfM5dJgGjLa1h5ZA#rd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